推进“国地税统一”对中国税制改革有何意义?

本报记者/何斌

推进“国地税统一”对中国税制改革有何意义?对地方政府和企业将产生哪些影响? 87万税收人员如何安置?下一步需要出台哪些配套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周刊》对中国法学会财税法研究会会长刘建文进行了专访。在他看来,税制改革不应仅仅着眼于机构合并,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应该是下一步的重点。

中央与地方关系重大调整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1994年,中国实行分税制改革,设立国地税部门。现在国家税务部门和地方税务部门合并了。当时的除法和现在的合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刘建文:如果真正讲国地税一体化的制度逻辑,或者说法律逻辑,我认为主要在于宪法框架下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不同时期应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它还涉及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各自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1994年国地税分流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因为在分税制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分户、财责制。这个制度从改革开放到1994年都有一些历史作用和成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央的钱越来越少,地方政府的钱越来越多,因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央的钱越来越少,地方的钱越来越多。当地经济形势越来越好,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但根据分税原则,地方政府征收税收,按比例上缴中央。地方政府很容易侵蚀中央政府的收入。

结果,地方政府的钱越来越多,而中央的钱却越来越少。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形势复杂,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必须集中财力办大事。在我的印象中,当时的分税制财政制度改革有一个出发点,就是提高两个比重,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尤其是后者比例,关键是加强中央政府。权威。

因此,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实际上是基于中央缺钱、地方政府有钱的现状,基于当时的制度限制而进行的一次重大变革。税收也分为三类: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因为中国的税制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流转税为主,1994年之前流转税占所有税种的70%到80%。流转税主要包括三大税种: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当时,增值税约占整个财政收入的一半。因此,分税制后,增值税变成了共享税,中央占75%,地方政府占25%。营业税被视为地方税。GST作为中央税。

与此同时,进行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全国各省、市、县政府均设立了一套属于中央政府的垂直征收管理机构,即国家税务总局。它负责征收中央税和共享税。省以下设立地方税务局,负责地方税的征收工作。当时,整个税务系统有100万员工。其中,国税系统的人员编制、经费以及干部的任免等,由国家税务总局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虽然属于中央垂直管理,但如果长期驻扎在一个地方,或多或少与地方政府有一定的交织,很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为防止地方政府干预国税工作,我国自1998年起实行国家税务机关负责人异地交流制度。这一制度提高了国税系统的独立性,维护了税法的权威,为保障中央财政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影响。

因此,当时的国税和地税分开设立,是为了适应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特别是提高两者的比例,在当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当然,我们国家最大的改革是2016年的营业税改增值税,这实际上是中央与地方收入共享的改革。改革后,原由地税局征收的第一大税种营业税被取消,成为由国家税务局征收的增值税。国税、地税业务范围有增有减,但人员规模不变,加大了国税人员征管压力。因此,这两大收入分享改革成为国税与地税合并的最根本原因。

从更深层次看,分治背后不仅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大调整,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是推动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大举措。法律。

国家税务总局和地方政府

权利和义务需要明确

中国新闻周刊:这次国地税合并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瘦身健体”。对此你有何理解?

刘建文:“减员”面临的问题之一是,过去国税、地税两套机构之间存在一些机构重叠的情况。例如,国税、地税都有征管机构和审计机构。因此,对于税务干部来说,缩编涉及国家安置。问题是,他们不会因为合并而被裁掉,而是会被妥善安置在公务员体系中。这是各级政府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健身”,我的理解是整合组织中最优秀、最有实力的人,更好地整合资源,让催收工作更加高效、组织管理更加规范、人员配置更加合理。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实行国家税务总局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体制。您如何评价这样一个系统?两党将如何协调?

刘建文:双重领导体制不是你管我,你也管我,而是必须有一个人是领导。这次合并明确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中心,同时并列为国家税务总局省(或市、自治区)税务局,人员和经费编制也由中央负责。人员选拔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寻求当地意见。

中国新闻周刊:按照目前的规划,下一步将是市县两级合并。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会不会遇到阻力?

刘建文:我觉得阻力不会太大,因为如果中央财政全部负责的话,原来的地税局会很高兴。毕竟每个地方的经济条件不一样。欠发达地区有时可能会出现工资发放困难的情况,但合并后这个问题就不再存在。

对于县域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合并后地方企业权力肯定会受到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扩大了税务部门征管范围,可以消除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增强税收征管能力,实现税收与非税收入一体化征管。从长远来看,国税与地税合并将有利于形成规范高效的税收体系。

事实上,过去地方税系统的征收率太低。表面上看,造成了法定税率与实际税率的脱节。从本质上讲,它对税法的权威产生了影响。一旦税法的权威确立,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就无法与地方政府讨价还价,并且能够准确预测纳税情况。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的税负可能会增加。不过,中央政府也在考虑解决方案,特别是简化增值税税率和降低法定税率,可以抵消实际税率提高的负面影响。

推进“国地税统一”对中国税制改革有何意义?

此外,本次合并也将有助于改善国家税收结构,使未来的减税政策得以落实。征收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直接税上,但直接税的增加将为未来间接税的减少奠定基础,从而提高我国税制的国际竞争力,也是我国税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治理体系。

事实上,我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划分并不取决于谁收取收入。谁收取收入并不重要。问题在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划分的原则和规则。所以我认为仅仅因为机构合并,对中央和地方部门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我觉得主要看用什么理念、原则、规则来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的组织合并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将推出哪些配套计划?

刘建文:我认为第一步是考虑整个机构的上市。上市后,可能会涉及到人员的安置和配置。比如某个地方,原来国税有7个局领导,地税有7个局领导。按照现行制度,人员数量是不可能减少的,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增减。但短期内,税务干部可能会得到晋升。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后续来看,我认为首先要考虑稳定性,其次考虑效率和公平。如何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提高效率,如何在干部安置过程中实现公平。

至于国家税务总局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双方在税务机关管理中的权利、义务和程序问题。

让纳税人有获得感、安全感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事实上,早在2015年12月,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就被提出。当时似乎还没有明确的合并意向。为什么现在才开始进行机构合并?

刘建文:中共中央、国务院56号文件《关于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当时强调的问题之一就是建立高效的税收征管体系,让人民群众能够增强纳税人税法遵纪守法的获得感。

过去20多年,在中央与地方分税的过程中,虽然我们要充分肯定所取得的历史成就,但也必须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过去的分税制改革,特别是分税制问题。州税和地方税。

随着经济的发展,1994年以来我国GDP快速增长,财政收入、税收收入也大幅增加,人民收入也大幅增加。所以,过去20年左右,老百姓的获得感还是非常明显的。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国税与地税的分离给纳税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例如,办理纳税申报时,必须同时向国税局和地税局申报,同时向国税局和地税局进行登记,耗费大量的成本、费用、时间和精力。对于纳税人来说。纳税人违反规定的,国税部门检查一次,地税部门检查一次。

因此,合并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服务纳税人,让纳税人有获得感和安全感。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权益?因为税收征管法及相关法律都规定了纳税人的权利。我想这些问题可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中国新闻周刊:国税与地税合并后,企业税负会增加还是减少?

刘建文:我认为对企业纳税人的影响主要是降低纳税人的成本。这个成本不是税收成本,而是费用成本。过去,企业办任何涉税业务都要准备两套材料,造成很大浪费。除了费用成本外,还有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我觉得这是一个影响很大的事情。

至于其他方面,比如有些地方利用税收优惠来吸引投资。合并后,这些激励措施可能不再存在。对于这个问题,国家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减免中央税的权利属于国务院决定。地方税的减免权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此外,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本身可能不合理、不合法,必须予以解决。不能说国税与地税合并会对企业税负产生影响。但合并后,将有利于税制的统一。

另外,从法律角度来看,应依法纳税。如果企业纳税人因为以前的税收漏洞而没有缴纳应缴纳的税款,那么这就涉及到违法问题。仅仅因为合并后税收征管得到了严格执行,并不能说企业税负增加了,因为这是企业依法应该缴纳的。

而且下一步,国家可能会继续减税、提供福利,出台一些改革措施来减轻企业负担,包括最近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也会提供一些福利。

中国新闻周刊:这次合并对地方政府有何影响?

刘建文:国税和地税合并后,地方政府将没有主要税种,税收收入会减少。地方收入肯定会大幅减少,财政资源将越来越集中于中央。地方政府需要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实施制度化运作。如果财政资金不足,可能需要发行地方债券来解决问题。

但我认为这种影响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弥补:第一,增加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二是将部分地方权力移交给中央。这两种方式都能减轻地方财政压力,都是为了减轻地方负担。

比如,从这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中我们可以看到,涉及到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一些重大专项扣除。这些资金将由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实现。

所以我认为目前的改革还在探索过程中,肯定会有一揽子政策。从国家层面看,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调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这些计划目前正在研究中。

中国新闻周刊: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刘建文:我认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之一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因为财政和行政权是联系在一起的,财力和行政权,现在讲行政权和支出责任,其实大框架就是行政权和财力的结合。在此背景下,行政权力和支出责任必须进行调整。下一步,中央肯定会出台一些关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文件,但处理可能还是有一个过程的,改革必须分步进行。

用户评论


冷风谷离殇

推进“国地税统一”对中国税制改革意义重大,期待能进一步简化税收征管,优化营商环境!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者何惧

终于要统一了!这可是个大动作,希望能带来税制更加公平透明。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酒笙倾凉

国地税统一,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深远,值得期待!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秒淘你心窝

国地税统一,有利于降低企业税负,促进经济发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落了♂自己·

国地税统一,意味着税收征管的简化和效率的提升。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统一税务管理,方便纳税人,提高效率,应该支持!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瞳

国地税统一,希望能够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税收效率。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纯情小火鸡

国地税统一,利好企业,利好经济,支持!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夜晟洛

国地税统一,有利于促进地方税收体制的完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弃我者亡

期待国地税统一后,能够更有效地征收税收,完善税收制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王派我来巡山!

国地税统一,是深化税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值得关注!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熟悉看不清

国地税统一后,税收征管会更加高效吗?期待官方的解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雁過藍天

期待国地税统一后,能够进一步简化税收申报流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惯例

国地税统一,对中国税收体系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眼旁观i

国地税统一,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的公平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国地税统一,能够更好地发挥税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统一后,希望税务部门能够更有效地打击偷漏税行为。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涟i

国地税统一,意味着税收征管的改革进入新阶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期待国地税统一能够带来更加公平合理的税收制度。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笑抵千言

国地税统一,对中国税收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念,爱

国地税统一,应该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期待更多改革措施!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