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端口
•单个VLAN HOME:仅访问端口与一个VLAN,并且在进入或离开时将被迫标记或剥离数据框架。 •Labelless传输: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帧是普通以太网框架,没有VLAN标签,简化了设备处理流。 •典型应用程序:适用于与普通终端设备(例如Office PC或服务器)连接的,具有无跨VLAN通信的单个情况。以华为开关为例,配置访问端口的典型步骤如下(以VLAN 10为例):
输入系统视图创建VLAN 10VLAN 10输入端口G0/1配置模式接口gigabitEthernet0/0/1设置端口模式到accessport link-type访问分配端口到VLAN 10 port 10 port 10 VLAN,销售VLAN)以实现数据隔离。 •学校计算机室:学生计算机通过访问端口连接到教学VLAN,以确保教学资源与管理网络分开。 •小型网络:在家庭或小型办公室中,访问端口连接到路由器或打印机以简化配置。
Access端口的典型应用场景
•单个VLAN限制:访问端口无法从多个VLAN处理数据。如果您需要跨VLAN进行通信,则必须使用路由器或第3层开关。 •安全注意事项:为了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访问,建议使用MAC地址绑定或端口安全功能。
注意事项
中继端口是交换机之间的“桥”或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桥”,该端口用于携带多个VLAN的数据流量。它的核心功能是,它允许多个VLAN的数据帧通过,并且通常保留VLAN标签,以便接收器可以识别数据所属的VLAN。
•多VLAN支持:可以使用允许通过的VLAN列表配置中继端口,并支持跨VLAN通信。 •标签标签传输:数据帧通常在中继链接(IEEE 802.1Q标准)上携带VLAN标签,以确保网络中传输VLAN信息。 •典型应用程序:通常用于在交换机之间互连,或连接到启用VLAN的设备(例如服务器或路由器)。以华为开关为例,配置中继端口的步骤如下(允许VLANS 10和20):
# Enter system-view# Create VLAN 10 and 20vlan batch 10 20# Enter port G0/2 configuration mod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Set port mode to Trunkport link-type trunk# Allow VLAN 10 and 20 through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 Save configuration quitsave
Trunk端口
• Enterprise core network: In a data center or enterprise network, the core switch and访问开关通过中继端口连接,从多个部门带来了VLAN流量。 •虚拟化环境:服务器虚拟化平台(例如VMware ESXI)连接到通过中继端口的开关,并支持多个虚拟机的VLAN通信。 •跨层网络:在多层建筑物中,地板开关通过中继端口连接到主开关,以均匀地管理多个VLAN。
Trunk端口的典型应用场景
•VLAN列表管理:明确指定允许的VLAN,以避免不必要的广播流量。 •兼容性问题:不同制造商的truunk配置可能会有略有差异(例如是否支持本机VLAN),因此您需要注意设备之间的协议兼容性。
注意事项
混合端口是华为开关所特有的端口模式,结合了访问和中继端口的优势以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它可以处理标记和未标记的数据框架,并可以根据VLAN配置确定如何处理数据帧。
•灵活的VLAN处理:可以将混合端口配置为某些VLAN的标签(例如访问端口),用于某些VLAN和保留标签(例如中继端口),用于其他VLAN。 •Multi-Scenario改编:它可以连接到适用于复杂网络环境的终端设备和其他开关。 •典型应用程序:需要支持终端访问和跨VLAN通信的方案。以华为开关为例,配置混合端口的步骤如下(VLAN 10没有标签,VLAN 20没有标签):
# Enter system-view# Create VLAN 10 and 20vlan batch 10 20# Enter port G0/3 configuration mod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3# Set port mode to Hybridport link-type hybrid# Configure VLAN 10 as untagged port hybrid untagged vlan 10# Configure VLAN 20 as labeled port hybrid tagged vlan 20# Set default VLAN (PVID)端口混合PVID VLAN 10保存配置Quitsave
Hybrid端口
•混合网络环境:在终端设备和交换机互连的情况下,混合端口可以同时处理普通设备和VLAN标签数据。 •IPTV网络:IPTV终端通过混合端口连接,视频流使用标记的VLAN,并且控制信号使用无标记的VLAN。 •SME:混合端口降低了资源有限网络中端口类型配置的复杂性。
Hybrid端口的典型应用场景
•配置复杂性:混合端口的灵活性带来了更高的配置复杂性,并且需要仔细计划VLAN标签规则。 •制造商的独特:混合端口属于华为,其他制造商(例如思科)没有这种模式,因此您需要注意设备兼容性。
注意事项
要更直观地了解访问,中继和混合端口之间的差异,以下是一个比较表:
端口类型
VLAN支持
标签处理
典型的应用程序方案
配置复杂性
使用权
单个Vlan
剥离标签
终端设备访问
低的
树干
多个VLAN
保留标签
切换互连
中间
杂交种
多个VLAN
灵活的处理
混合场景
高的
用户评论
冷风谷离殇
终于找到解释交换机端口模式的文章了!以前只知道有三种,却没弄明白它们具体的区别。这篇分析非常透彻,让我对Access mode, Trunk mode 和 Hybrid mode 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伪心
写得好!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清晰的例子,简直太适合我这种不太懂技术的IT新兵了。我以前经常搞混 Access 和 Trunk 端口,现在终于看明白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明
这篇文章说得确实对, Access 模式用来连接普通设备,Trunk 模式用来连接vlan,Hybrid 组合两者优势。我的网络知识又丰富了一些!感觉学习交换机的门槛一下子降低了好多。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〆mè村姑
不过我觉得这篇写得太理论化了,实践经验有点少缺。能不能用一些实际案例说明一下这三种模式在网络中是如何工作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肆丶小侽人
我最近正在搭建一个新的局域网,需要用到交换机。看了这篇帖子感觉还是比较有用的,至少让我对 Access、Trunk 和 Hybrid 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留我一人
文章里提到了 VLANTag 这种技术,这对我来说还是挺陌生的。能不能再详细解释一下 VLAN Tag 的概念和作用吗?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袂婉约
我觉得学习交换机的最佳方法就是从实践入手。这篇博文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更实战型的教程能让我学得更快!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安я
作者的分析思路很清晰,重点突出,将三种端口模式的关键区别概括得很好。作为新手阅读,非常易懂。唯一不足就是没有包含一些常见的配置命令,希望作者能够更新添加相关内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荒野情趣
交换机的端口模式的确很重要,影响着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理解这三种模式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至关重要,这篇博文就点出了这个关键所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若他只爱我。
我很认同文章中说的 Access 模式适合连接普通的设备,而 Trunk 模式更适用于 VLAN 的管理。这种划分非常合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网络效率。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予之欢颜
我觉得这篇文章缺乏一些深度,它只介绍了三种端口模式,却没有涉及其他相关的设置和配置选项。对于希望深入了解交换机的读者来说,或许需要参考更全面的资料。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我在公司工作的时候经常用到开关机,以前就觉得 Access、Trunk 和 Hybrid 三种模式很麻烦,学习起来比较复杂。幸好找到这篇博客,终于明白了它们的区别和应用场景!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单*无名指
作者的例子我很精准,将三种端口模式的应用场景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更容易理解。我正在学习CCNA认证考试,这篇博文对我的备考很有帮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名的青春
我对这篇文章的观点不太认同。我觉得 Hybrid 模式有很多局限性,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可能难以管理。 Access 和 Trunk 模式就更直接有效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黑色迷你裙
ACCESS模式 和 TRUNK 模式我明白了,但这个 HYBRID 模式还是有点懵逼啊,感觉好像两个模式结合起来?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tina
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是比较浅层的介绍,想要深入了解交换机工作原理还需要查阅一些更专业的资料。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抱
学习网络知识真的需要一点耐心和毅力,不过看到这样清晰易懂的文章,让我更有动力去学习和实践!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落了♂自己·
我觉得这篇文章内容比较实用,帮助我快速理解了三种端口模式的区别,以后在配置交换机时可以参考一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