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来袭!
不久前,两则新闻震动了A股市场:一家化工公司被追缴5亿消费税;一家白酒企业被追缴8500万消费税。
这个“消费税”,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不要缴呢?
简单说,就是对某些特定商品和服务征收的一种税。
具体啥特定商品呢?
烟草制品、酒类、以及成品油和高级化妆品、贵重珠宝等,每年能征1.6万亿左右。
可能有人要说了,感觉这税,跟我们大多数人也没啥关系啊?
补缴消费税,资金出现压力,企业会咋办?
转嫁压力!提高商品价格,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这是一种链式反应,从企业到我们消费者,每个人都无法避免。
既然这样,这税该不该征呢?
还是很有必要的!
往小了说呢,它能抑制不健康或奢侈消费行为。而往大了说,它能促进公平,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而且消费税也是财政收入来源之一,能更好的完善公共服务啊、基础设施建设啊等等。
可是征了,商品价格上涨,我们该怎么办呢?
其实,咱们现在感觉啥都涨,不是因为消费税,而是因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结构性涨价”阶段,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现在都这样。
那么,什么是结构性涨价?
结构性涨价,主要分四种:
一是输入性涨价:如石油、黄金、天然气、铜等,国际上涨,国内也跟着涨。
二是行政性涨价:比如水、电、热、燃、高铁的涨价。
三是约束性涨价:就是如稀土、有色金属等原材料资源,限制供给导致涨价。
四是复苏性涨价:比如国外的奶粉、国内猪肉等,一个经济周期过后出现反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构性涨价”,而不是“全面通胀”呢?
结构性涨价,是由于特定因素导致的,比如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供应链的变化、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资源的稀缺性等等,这些会影响一部分国家、市场、企业和产品,但不是所有,自然也就不会出现普涨,这种局面大概率会持续一阵子。
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如果你是企业主或者创业者,要加强税务管理,同时学会控制成本,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增强竞争力,去抵消税负增加或者其他因素带来的压力。
我们普通人呢,精打细算,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消费,同时可以考虑通过兼职、副业等方式增加收入来源,提升抗风险能力。
而不管是企业主还是普通人,都要及时了解和关注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消费和经营策略。
总之,在这段充满挑战的阶段,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应对之道,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和决策。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让我们一起度过这段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的时期!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