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SAP凭证录入-红字会计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SAP凭证录入-红字会计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使用国产软件在借方输入红字时,只需在借方输入负数即可。在SAP中,需要输入贷方并选择‘反记账’标志才能实现借方的红字。输入贷方红字时,需要输入借方金额并选择“逆向记账”。这样一来,有些朋友可能会感到困惑,尤其是以前使用过国产财务软件的朋友。那么像国产软件那样在借方输入负数会有什么影响呢?
可以发现SAP中的会计凭证不允许输入负数。由于不能输入负数,那么上图中选择“反向记账”是否意味着借方会出现红字?当然不是,‘借方+逆向记账=贷方红字’!我遇到过很多朋友选择40作为记账代码,在输入借方红字时勾选了“反记账”标志,然后输入借方40。最后他们来找我,问我为什么凭证不能得救了。当然不能保存,因为你输入了两次借方!借方/贷方余额不为0!
因此,在SAP中录入凭证时,必须有借方和贷方,然后通过“逆向会计”进行红字调整。规则是‘借方+逆向记账=贷方红字;贷方+逆向记账=借方红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输入借记红字凭证吧!录入红字凭证前,8月份旅费账户借方金额为1000.00元。
第一步是输入凭证标题信息。
第二步,输入借方,会计代码40,按回车键输入借方金额。
第三步,输入贷方,会计代码为50,回车输入金额。
输入金额后,选择“其他数据”并检查“反向会计”标志。注:贷方+逆向记账=借方红字。
然后点击红圈图标,查看凭证借/贷余额是否为0。
上图中红框内的数字为0,表示贷方和借方是相等的。单击“保存”以生成凭证。最后再次检查差旅费账户余额如下。可以发现8月份差旅费用账户的借方减少了200.00。
用户评论
把孤独喂饱
每次看到红字记账就头疼,简直是噩梦! 感觉自己瞬间回到了大学会计课的课堂,那些复杂的规则、规范让我记忆犹新。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尘烟雨
写得真好!很多人都跟我一样踩过的坑,SAP凭证录入确实容易出错,尤其是刚入门的时候。红字记账真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糖果控
哈哈,感觉你的文章说的就是我当年在公司实习的经历里真实感受到的! 虽然现在经验多了,遇到红字记账会冷静点处理,但第一次看到红色就差惊吓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ok绷遮不住我颓废的伤あ
其实红字记帳并不是不可怕的事,关键是要了解它是怎麼產生的,掌握正确的解决方案才能避免再次发生。这篇文章也写的不错,简单易懂的讲解非常有帮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沐晴つ
这个标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因为我也是个用着SAP系统的专业人士! 这篇文章内容是不是可以多点详细一点?比如红字记账常见的类型以及如何处理步骤等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悲哀
说的太对了!有时候看着一堆数字就头晕。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像这样的文章来讲解一下这类复杂的财务软件使用技巧,这样就能帮到更多的使用者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梦初醒
这篇文章很有用,帮我解决了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现在感觉对SAP凭证录入的认识更加深入,红字记账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泡泡龙
虽然文章内容很不错,但我觉得图片或者视频演示会更生动形象,更容易理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飞霜
我是做会计行业工作的,经常用到SAP系统,有时候真的很难避免红字记账出现,真的很头疼啊!这篇文章让我了解了一些解决方法,真是太棒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脏偷懒
这篇文章写的太棒了!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我很喜欢这样的写作风格。尤其是在解释红字记账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上,清晰易懂,非常管用!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蹂躏少女
感觉你对红字记账的分析很全面,但也觉得文章中缺少了一些实际案例来进行说明和举例,这样更容易让人理解并记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繁华若梦
确实!常常会忘记一些SAP系统中的一些细节规则,导致错误出现。这个“红字记账”真是个警示,提醒自己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性和慎重。 你的文章很不错!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未走i
红字记账不仅是新手犯错的问题,就连经验丰富的使用者也会偶尔遇到! 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改进避开这些陷阱。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冷低能儿
这篇文章确实很有帮助! 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关于SAP使用技巧的文章,例如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常见错误等等!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山暮雪
SAP系统虽然很强大,但也需要细心操作,红字记账就是个提醒,要时刻注意细节,否则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感谢你的分享!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菢过后只剰凄凉
我平时都是用手工录入凭证,感觉太慢,所以我也想学习一下SAP的使用方法,希望以后能够写一些关于如何使用SAP的一些详细的教程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逾期不候
这篇文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学习SAP系统确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多阅读这样的有用的文章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掌握。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